我国正月十五闹元宵,堪称是中国人的狂欢节,内容极其丰富。如闹花灯、猜灯谜;吃元宵;祭祀、娱乐等等,石家庄井陉南张井老虎火、赵县的“五道古火会”都是很有特色的活动。那么,你知道元宵节的由来吗?
元宵节的由来可追溯到商代。关于元宵节形成有三个传说。一是,祭祀“太一”神。“太一”又称“太乙”。是东方的一颗主星、一位主神。专家认为所谓“太一”神就是商代的开国之君商汤。
商汤姓“子”,名“履”,“汤”是他的字(或封号)。他本是东方商族部落的
一位首领,攻灭夏朝后建立了商王朝。
商汤在位期间推行善政,减轻征敛,鼓励生产,安抚民众,停止人殉以保护劳动力,因此深受民众的爱戴,死后被尊为“太乙”,并把东方的一颗星命名为“太乙星”,虔诚祭祀。
每年正月的第一个辛日在甘泉宫祭祀太一,从傍晚开始一直到天明结束,期间还要“举明灯”。后来将祭祀的日子逐渐固定在正月十五日,称为“上元节”。
二是,祭祀“蚕神”。相传,中国的养蚕术是5000多年前黄帝的元妃嫘祖创造并传授给人民的,因此被尊为“蚕神”。
桑蚕业是农业以外的一项重要生存来源,而正月十五日正是蚕神螺祖的生日,于是便成了祭祀“蚕神”日。祭蚕神用白粥加上肉脂为供品,同时用一杆竹竿挑着灯烛插在田间,谓之“照田蚕”。从而成为后代元宵节观灯习俗的一种源头。
三是,佛、道宗教习俗。自从东汉诞生道教以后,创立了“三元”之说,认为正月十五、七月十五、十月十五分别是“天官”、“地官”、“人官”的生日,并分别称为“上元”、“中元”、“下元”,因此正月十五要祭拜天官,以求“天官赐福”。现今,“天官赐福”的年画到处可见。人们虽不一定相信什么天官可以赐福,却讨个彩头,图个节日红火吉利。
佛教传入中国以后,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这日在皇宫和寺院要“燃灯表佛”。此活动由宫廷传入民间,便形成正月十五观灯赏灯的盛会。关于元宵节的来历你还知道哪些?

来自: Android客户端